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短讀句(5)

短讀句(5)

創造未來比預測未來容易
 
           


瘋狂改變世界 我就是這樣創立twitter的

瘋狂改變世界 

我就是這樣創立twitter的

Things a little bird told me:
Confessions of the creative mind

畢茲·史東 Biz Stone

時報出版


       Twitter 在2005年誕生,初期的Twitter只能有文字顯示,每則推文限制在140字以內,這麼這個簡單的社群網路工具,短短時間就在全球風行,有超過一億的註冊用戶在使用,充份發揮少既是多的概念。
       本書是由twitter共同創辦人畢茲·史東所撰寫,用很輕鬆的口吻敘述畢茲·史東從小到創辦twitter後的心路歷程。
       畢茲史東的書閱讀起來很舒服,沒有太多深奧的文字,又能以很口語化,簡單易懂的說法來講述人生道理,而且都是作者所親身經歷的事,讀完可以有很多收穫。
       其中有一段,畢茲史東在google上班時,由於對當前的工作已經熱情不在了,不顧自己的財務狀況,毅然決然的放棄google的高薪以及股票期權,加入剛創業的Odeo公司,既使需要重新面臨信用卡度日的窘境,也是以輕鬆熱情的態度面對,或許這種做法有點極端,但也能在次的印證創業者的性格,就是對自己有熱情的事物一定全力去做,並試著讓環境為自己而改變。
      建議大家有空可以閱讀一下囉,可以了解twitter的由來,以及作者透視很多事情的本質,並用容易懂的語言來分享給讀者,是蠻不錯的書。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短讀句(4)

短讀句(4)

解決問題的方法永遠都是:
「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需求」以及「了解周圍人的心聲」。

                            ~瘋狂改變世界
                                     我就是這樣創立Twitter的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短讀句(3)

短讀句

自覺:
就是「生活」加上我們對「生活中種種回應」
的深刻思索。
   
                                                          ~故事的解剖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短讀句(2)

短讀句

規則的意思:「你必須這樣做」

原理的意思:
   「經過時間的考驗⋯⋯這麼做確實行得通。」
                                        
                                                       ~故事的解剖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短讀句(1)

短讀句

追求卓越,成功會自動找上門
(chase excellence success will follow)
                                        
                         ~電影「三個傻瓜」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卡內基「說話教室」-閱讀分享

說話教室

- 全球一致公認「說話技巧」的決定版

戴爾·卡內基著
布拉格文創社

       之前看過幾本卡內基的書,內容是不錯,但感覺好像內容很理想化,對我來說並不容易實現,所以也沒放心上,隨著大量閱讀傳記,發現很多成功的人,都會提到卡內基的說話方式,所以決定來研究一下,究竟這個歷久不衰的溝通技巧到底原理是什麼。
       這本「說話教室」是卡內基先生本人所著作,敘述著卡內基投身說話教學事業的過程,從有效率的說話的基本原則開使,說明說話者的應有態度,從頭學習基本原理搭配說話的技巧,把要說的話,更清楚且有效率的表達出來。
       在過程中,談話者必須要了解到,除了自言自語外,談話的過程中所具備的三角關係:說話的人、聽話者、談話的內容,文中提到,為什麼很多人講話不討喜、沒人愛聽、甚至引起衝突呢?問題在說話的人,並沒意識到這微妙的三角平衡,說話的人有熱情嗎?自己有投入研究所說的話題嗎?還是自己也不確定或道聽塗說呢?有在乎聽的人所關心的事嗎?還是自說自話,更討人厭的還帶說教的意味,說話內容的目的是什麼?激勵聽者行動、提供情報或知知識、抓住聽眾的心、還是討聽眾歡喜呢?
       裡面所說的原理原理與技巧,都是卡內基先生經過無數客堂上的經驗所累積出來,有的是學員會碰到的共同問題,如不敢開口、不知道要說什麼,有的是學員精彩的表達方式,提供了很多更好的教學技巧,所有書裡教你的原理技巧或說話公式,都是有他的原由,終於知道為什麼以前,所看的卡內基的書這麼無感,原因是非卡內基親著是其一,寫書的人也未交代未什麼這裡要這樣說那裡要這樣講的來龍去脈、所以感覺很理論,無法吸收。
      我們將要做的事情怎麼說明,我們如何看待對方,我們將要說的話,我們談話的方式,都在本書中了,希望大家有興趣的話,也一起研究研究囉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閱讀分享(5)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5)

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Alex Pentland 艾力克斯·潘特蘭
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學實驗室主任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業計畫主持人
大塊文化

集體智慧

- 互動模式如何轉化為集體智慧

      作者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在人類社群中有一種集體智慧,有別於個人智商,這種群體智慧深深的影響整個社群的表現。
      由少數幾個人主導對話的群體,表現不如對話輪替較均等的社群。簡單的來說,就是成員之間不正式的私下交流與談天,互動很密集,大家提供出很多點子,而且這些點子都是不同類型的,也就是這種互動模式,讓群體不要陷入框框裡,跳脫不出去。書裡也提到,研究團隊改善客服中心裡各成員的互動,就提高了整個客服中心的士氣和生產力。

回音室現像

      當社群網絡有回饋環路時,相同想法會不斷的流轉,ㄧ再出現。但因為資訊口耳相傳時,通常會稍微改變,所以人們未必會發現,他們接觸到的是一再重複的相同觀點,我們很容易會相信所有人都是獨立得出類似策略,因此變的過度自信。這種過度自信的回音室效應,便是流行風潮和金融泡沫的根源之一。
      維基百科的解釋:是指相對封閉的環境上,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複,並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重複,令到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點,非常能印証一些社會現象,如股市好了,相信大部份人有過這種經驗,我們從專家或人稱大師的談話得到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投資訊息,或者從很昂貴的投資刊物得到消息,我們「快思」的聯想系統,都讓我們覺得這是第一手消息(想必這是專家或週刊的獨立研究得出的結果),我們就很得意的像挖到寶一樣,還認真的做了研究,還得出了自己的觀點,還很得意向身邊親友大大的宣揚一番,想必親友也覺得是我們自己獨立的觀點,這樣一直下去,大家都深陷回音室的陷阱,當然投資的情況也不會太好了。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閱讀分享(4)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4)

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Alex Pentland 艾力克斯·潘特蘭
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學實驗室主任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業計畫主持人
大塊文化出版

參與

- 群體如何可以合作?

三個條件:互動、合作、建立信任  

      研究發現,績效出眾者,會促進所有人互動,進而設定共同目標,並讓大家互相信任,一起合作完成目標,績效平凡者,只覺得各盡本分即可,最終大家都覺得已經完成份內工作,何必再多做事情,也沒共同的目標,所以也就沒有達不達成的問題了。

      我覺得這蠻像NBA球隊的現象,只要仔細觀察,像冠軍球隊一定有一個領袖球星,可以鼓勵隊上所有人,並設定共同目標「總冠軍」,其過程當然艱辛無比,但大家都會覺得是隊上的一分子,為了共同目標前進而無怨言,就是所謂的「凝聚力」相反的,有些超級球星,明明本身各方面數據都很出色,但其球隊常常士氣低落,常常贏不了球,也不知道目標在哪?奇怪的是,有些在這個球隊的球員被視為「麻煩人物」,轉到有凝聚力的球隊後,馬上變了一個好用的球員。

      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透過參與社會性學習與社會壓力,交換好的意念流並受其影響而變成習慣,而改變了生活,反之如果受壞的意念流影響,就可想而知了。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閱讀分享(3)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3)

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Alex Pentland 艾力克斯·潘特蘭
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學實驗室主任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業計畫主持人
大塊文化

意念流


      在意念河流中航行的一群人,他們有時在快速流動的清溪中航行,有時則遇上發臭的死水或恐怖的漩渦。有時候某些人的意念會形成支流,使他們與其他人分開,走向新方向,這便是社群與文化的真實故事。

作者舉了這個很精闢的比喻來說明意念流跟人之間的互動,那意念流是怎麼形成的呢?主要有三種原因:

1、習慣

    作者探討了一個問題,究竟我們個人的習慣是如何形成的,是自己「慢想」之後選擇的結果?還是被周遭環境的人、事、物等意念流所影響?從本書收集大數據的觀察,我們至少有一些習慣,是源自於同儕,這種潛意識的模仿學習,對塑造人我們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是透過觀察身邊好朋友,敬重的對象,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左右我們的思想跟行為,作者透過數據證實了這一點。

2、偏好

    我們選擇與哪些人做朋友,加入何種團體,很可能是基於我們對那些人聊天時說的話題與意見是不是感到自在。這些選擇性的接觸,會鞏固我們的觀點,一旦選擇了一邊,不斷接觸類似的觀念將持續塑造我們的思想,最終成為我們的偏好。

3、好奇心

    對於新事物的好奇程度及相關選擇,到底是獨立的決定、廣告的趨使,還是接觸周遭的影響,書中舉了很好的例子,線上音樂的下載,事實上是受了線上社群的主導,如排行榜、下載次數等的影響。

      接續上面的故事,我們全都航行在意念的河流之中,意念是身邊所發生的人、事、物等所見所聞,與意念流的接觸,就是從這些人事物的影響中,改變了我們的習慣與觀念,我們可以選擇抗拒,而划進另一條意念流,但是我們的行為是自己接觸的意念所塑造出來的,這種意念流將我們綁進集體智慧中,簡單的說,潛移默化的效用比什麼都來的大,這一段的結尾說的非常好,我們在多數事情上是「集體理性」,只有某些事情是「個別理性」。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閱讀分享(2)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2)

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Alex Pentland 艾力克斯·潘特蘭
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學實驗室主任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業計畫主持人
大塊文化

探索

- 如何找到好點子、做出好決策?


     以前我總認為一些偉大的發明和創新者(例如apple賈柏斯、google佩吉和布林、
臉書、推特、Line……),是極少數超級聰明的人,擁有想出好點子的神奇能力,其他平凡者則是偶爾能幸運的想出一些好點子。
     但本書卻告訴我們,其實持續、細心的觀察與探索社會現象,比起天才還有更有用,賈伯斯所言:所謂的『創造力』,只是將事物連繫起來。你去問富創造力的人如何做到某件事,他們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為他們不是真正做到,他們只是看到了。一段時間後,他們會覺得那是顯而易見的,那是因為他們能將自己累積的各種經驗聯繫起來,組合出新事物。
     這段話真是太有道理了,線上音樂商店iTunes是一個重大的新商業模式,重重的打擊了所有實體的音樂商店,包括維珍音樂,但其實有一段好笑的故事,iTunes推出的多年前,維珍集團創辦人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在某年愚人節拿音樂產業開了一個玩笑,說他已在英國設立了一個大硬碟,並把所有CD的歌曲存放在硬碟裡,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下載歌曲,消息一出,音樂界的重量人士紛紛打電話給布蘭森請他不要這樣做,到了中午吃飯時間,布蘭森向外宣布這是一個愚人節玩笑,事後賈伯斯向布蘭森說起,他有看到這個新聞,幾年後賈伯斯就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不仿試試看」,就這樣iTunes誕生了。(有興趣請看''維珍顛覆學''一書)
         想當初平板電腦應該是微軟先推出的,可能是不符合大眾需求,就失敗了,憑藉著賈伯斯驚人的洞察力,可以觀察到社會的需求,iPad應運而生且一炮而紅,後來也是很多人說平板電腦並不是蘋果先發明的這酸話,但這並不影響賈伯斯的傳奇地位,我想本書已經告訴我們他成功的原因了,「持續且仔細的觀察社會現像,並結合本身經驗,才是持續創新的王道。」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閱讀分享(1)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1)

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Alex Pentland 艾力克斯·潘特蘭
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學實驗室主任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業計畫主持人
大塊文化出版

社會物理學

傳統物理學:了解能量的流動如何轉化為運動之變化
社會物理學:嘗試了解意念和資訊的流動如何轉化為行為之變化
探索—意念流—參與—集體智慧—行為

社會物理學也是本書的重點,不同以往只是將某些假設的理論模型(例如牛頓運動定律)強加到社會的各種觀察(如預測股市或經濟活動),現在經過大數據的幫忙,現在已經可以將人們的行為量化處理,較精準的去描述「資訊」和「意念流」與人類行為之間確實的數學關係。
幫助我們了解意念流如何經由社會性學習機制在人際間流動,以及這種意念流如何決定企業決策與生產力、城市的治理與有效率的社會規範。它幫助我們可以預測小群體,企業部門,以及整個城市的生產力,進而幫助我們調整交流網絡,可靠的提升決策品質和生產力。
社會物理學的關鍵要素就是「意念流」
 (意念流可見於電話通訊情形,社群媒體如臉書 推特的形態,也可藉由評估人們相聚時間的長短、是否去同樣的地方和擁有類似的經歷來觀察),意念的流動情況,將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企業能否維持領先地位,一個人的生活是否美好。
本書經由作者發明的「現實探勘」(經受試人同意,透過手機與隨身計量裝置,紀錄了生活點滴)來研究大數據中的相關性,所做出的結論應該有相當的可靠性,很值得一看。